這幾年下來,參與的講座不計其數,由我主講的也超過百場,除了什麼邀講者、確認場地、宣傳這種基礎準備之外,這次將大家容易忽略的重點整理如下。

為什麼我知道有用呢?因為曾經透過調整課程內容,當天業績就直接倍數成長,如果你覺得辦講座費時費力又沒效,那你一定有可以優化的地方。

當然我自己也有很失敗的例子,失敗到我現在回想起來都會起雞皮疙瘩的那種,但重點是化悲憤為力量重整旗鼓記取經驗,遙想自己從當年逼迫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講師到現在去大學有人在下面睡覺我也不在乎的講師,我已經搞懂每一場講座有自己的定位和份量,但重點都是希望學員都能開開心心。

 

A SCENT A CLASS 歪掉的畫已掛正 / 20人場地租借 請洽 LINE@

 

A SCENT       FB     IG   |  官網

 

一場好的講座,對大品牌來說或許是有好好把品牌故事說完整,有很多的曝光,但以下的內容更適合小品牌,我們不像大公司可以連續辦30場媽媽教室或是大手筆租下整個月子中心期中沒賣東西還能說我做個形象,NO!! 小品牌這樣做早就死了,我們辦講座除了一線蒐集客人的使用回饋之外,當然也有提升業績的作用。

以下以保養品牌為主題,分成講座前中後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與大家分享有效果的心法,但各產業應該也都有可以借鏡之處:

 

講座前|內容設計切合,是否清楚了解客人?

/// 減少報名門檻
如果不是材料費或報名費很貴的課,建議現場收款,每多一道報名步驟就減少一分客人參與的意願,承辦人員也會對帳對地很煩。
現場也最好都走一下流程,比如要掃的QRcode夠不夠大,要不要乾脆直接貼在牆上後續排隊不會那麼慢等等。

/// 內容不適切
是否有針對每一場來賓研擬不同的內容,事前有沒有溝通他們想聽什麼?還是就是憑自己想像胡亂猜測?

/// 野心太大、廢話過多
內容有沒有從頭到尾演練過,找三個會說真話的朋友認真告訴你哪段真的很無聊,就給我立刻刪掉,不要管什麼你內心覺得這樣才完整,只要你讓人覺得無聊後面都是屁,都不用講了。

/// 講座前沒有跟來賓互動
這是到了現場最後一次調整的機會,有沒有儘量問:今天怎麼會想來?你們今天想聽到什麼?之前有沒有不清楚的地方,除了可以修正簡報內容之外,也是在講座的時候和大家互動的好方法,因為你們剛剛已經有聊過天了,自然有些話題和可以穿插的內容!

噢如果你想說但不是演練過了嗎?我要怎麼臨時改動,我只能說這些講師實力的問題了,只能慢慢練,改天再聊這個。

/// 場景俗濫沒主題
沒有好好佈置或佈置得不好看,每一個環節最好都環環相扣,氣味、飲料、音樂,但這其實都簡單就好,稍微弄弄質感有出來即可,並不是要你直接花大錢。

但當然這也是攸關個人品味問題,也是要慢慢練。

 

講座中|是否方方面面的呈現出自己的商品?切勿講一些客人不在意的事。

/// 缺乏品牌包裝概念
直板板的品牌故事是沒有人要聽的,到底你講的東西跟今天的學員和他們生活的連結是什麼?
有機的故事是什麼?原料的好處是好在哪裡?

/// 缺乏試用的機會
人都來了,有什麼是現場才有的?
諸如保養品,現場可以試到的是什麼?有什麼不一樣,能不能給我第一版樣品和最終版樣品告訴大家說這個商品到底好在哪裡?中間發生的故事是什麼?越真實越引人入勝而且不來講座一定不知道這個故事,這對社團或VIP經營很容易創造出尊榮、與眾不同的感受。

/// 缺乏好好的試用的機會!
有沒有好好讓人試用,數量夠多嗎?位置有沒有擺對不尷尬(我也曾發生把正貨放上去結果大家都拆開以為是試用品的蠢事,只好大賠錢。)
如果是彩妝或髮品,鏡子夠不夠多?光源怎樣?有沒有一個空間不會被大家盯著看,可以悠閒的讓客人做自己的事?

都值得考慮。

/// 缺乏正確的示範
不一定是大師示範唷,我在家裡可以怎麼用,加值用法是什麼?

/// 缺乏有效果的比較
有機商品和一般商品有什麼不一樣?曾經我們拿美容展$200,顏色豔麗氣味又化學的商品讓大家試用,現場的人只能說嗤之以鼻來形容,這樣的反應是講座上最自然的效果,也是對商品最好的褒讚。

 

講座後|真正能幫助銷售嗎?如果你今天是大品牌那可能不用管這個。

/// 選擇錯誤的贈品
送得太好或送錯,都會直接影響客人的購買意願。
比如送成正貨那客人就不用買了,或是送到客人不喜歡的東西,那不如不要送還省下一筆預算。

/// 很憋腳的呈現優惠
不太建議把優惠大剌剌在簡報寫出來,如果上面每個流程也設計正確,大家應該會自己推斷出你心中最想銷售的組合才對。
也不太建議講師開始賣東西,總覺得觀感不好,這時候就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能知道這個團隊到底有沒有各司其職。

/// 後續打鐵沒有趁熱
當客人已經準備好一顆逛街的心,請你好好掌握不要澆熄它,有時候團隊太有禮貌可能還在回答其他客人的問題又或者是已經開始收拾場地之類的,Hell No!!!
這個時刻是最重要的,講師很容易被纏住沒錯,但其他同仁必須趕快出動站在商品旁邊,回答每一個客人的問題。
當天所有優惠也必須像購物專家一樣把所有數字都記得熟熟熟,要不然前面的努力就容易付諸流水。

 

這些都是品牌常常忘記,但都覺得自己有做到的地方(失禮),也是常常大家覺得辦講座沒用的癥結之處,寫一寫真的很怕大家覺得我們很市儈,再也不參加我們的講座,但這真的是小品牌很重要的生存之道,希望大家都能稍加思考到以上環節,如果你有更多故事或小技巧想與我們分享,歡迎來我們店裡逛逛。
 

A SCENT       FB     IG   |  官網

 

當然不可能每一場講座都充滿以上所有元素,那可能也是目不暇給,但如果有沒有做到的地方,下次記得改掉,可能就會覺得你辦的講座終於有「效果」了唷!

如果你還是覺得心煩意亂不知道從何下手的話,可以報名我們的小品牌講座健檢課程。
我們會隨侍在側,跟你說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錯!

講座健檢課程報名,請洽 LINE@

 

A SCENT A CLASS 地上的延長線已黏好 / 20人場地租借 請洽 LIN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len 保養研究員 的頭像
    Allen 保養研究員

    Allen 保養行銷顧問

    Allen 保養研究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